跨足碳市場,共創環保新篇章

致力於協助您實現碳中和目標,一起為環境保護助力,邁向美好未來。

在全球氣候變化與環境問題日益嚴重的大背景下,我們深知碳排放量的控制和減少是迫切需要解決的問題。

憑借專業知識和豐富經驗,積極投身於自願性碳權市場的發展,致力於協助企業和個人實現碳中和目標,共同為地球的可持續發展努力。

作為碳權交易的專業平臺,為您提供全方位的碳交易服務,包括:

協助購買國際自願性碳權:

我們幫助您瞭解碳市場的最新政策和趨勢,挑選合適的碳抵消項目,確保您能夠在碳交易市場中順利完成交易。

多元碳資產管理配置:

在當今全球經濟與環境挑戰日益嚴峻的背景下,投資者越來越關注綠色金融及碳市場的發展。我們深知投資者追求多元化投資組合,以降低風險並提高收益。

企業碳排放評估與建議:

我們為企業提供碳排放評估服務,並根據碳排放情況制定量身定制的碳減排策略。

綠色金融產品介紹與推薦:

為您提供與綠色金融產品相關的資訊,助您在投資環保項目的同時,獲得可觀的回報。

你應該要知道的碳費與碳稅

公部門公告(若有異動,以政府公告為主)

碳權交易迫在眉睫:抓住機遇,共築綠色未來

問題:
隨著全球氣候變化的嚴峻挑戰,政府、企業和個人面臨著越來越高的碳排放壓力。為了實現碳中和目標,碳權交易成為了一個迫切需要關注和參與的市場。

激發需求:
碳權交易市場的快速發展,意味著碳抵消項目將越來越受到重視,同時也為企業和個人帶來了降低碳排放的機會。然而,如何在碳權市場中找到合適的碳抵消項目、制定有效的交易策略,以及確保資金的安全投資,是一個急需解決的問題。

解決方案:
我們作為碳權交易領域的專家,為您提供一站式碳交易服務。我們的專業團隊將協助您了解碳市場的最新趨勢和政策,為您量身定制碳抵消策略,確保您在碳交易市場中取得成功。同時,我們致力於為客戶提供高品質、符合國際標準的碳抵消項目,助您實現碳中和目標。

我們的獨特服務:多元碳資產配置

在當今全球經濟與環境挑戰日益嚴峻的背景下,投資者越來越關注綠色金融及碳市場的發展。我們深知投資者追求多元化投資組合,以降低風險並提高收益。因此,我們特推出多元碳資產管理配置方案,旨在讓投資者在碳交易市場中有更多選擇,實現可持續發展目標。

多元碳資產管理配置方案具有以下特點:

1.豐富的碳資產選擇:我們為投資者提供多國多種碳資產選擇,包括碳排放權、碳抵消項目等,以滿足不同投資者的需求。

2.專業的投資建議:根據您的投資需求和風險承受能力,我們專業團隊將為您提供量身定制的碳資產配置建議,助您在碳權市場中取得成功。

3.靈活的投資策略:我們尊重投資者的投資理念,提供靈活多變的投資策略,既能短期操作,也能長期布局,以確保投資者在碳市場中獲得最佳收益。

4.風險控制與監測:我們重視風險管理,為投資者提供及時的市場動態和政策分析,並采取有效的風險控制措施,確保資金安全。

5.持續的投資回報:我們努力為投資者提供具有競爭力的投資回報,同時實現綠色環保的目標,讓您在享受收益的同時,也為地球的未來盡一份責任。

碳權購買流程說明:

請注意,無論您是企業法人還是個人,都可以進行碳權購買:

1.帶您了解碳市場基本概念:研究碳交易市場的基本原理、政策法規,以及各種碳抵消標準和項目類型。

2.評估碳排放量:根據碳排放情況(例如能源消耗、交通等),計算您需要購買的碳權數量。

3.選擇碳抵消項目:在全球範圍內挑選具有高品質、符合國際標準的碳抵消項目,以達到碳中和目標。

4.購買碳權:我們協助您購買經過聯合國認證VCS 或 GS 的碳交易平臺或者碳權供應商,購買您所需的碳權數量,並給予您正式認證電子檔。

5.轉讓或抵消碳權:將購買到的碳權用於抵消自身碳排放,或在未來的碳交易市場上出售以獲得收益。

6.跟蹤與報告:持續跟蹤碳抵消項目的進展,定期向相關機構報告您的碳排放和碳抵消情況。

7.持續改善:根據碳排放數據和市場動態,調整您的碳抵消策略,以實現更高效的碳中和目標。

抵銷碳權的正式文件

透過我們,您將享受到最專業、最貼心的一站式碳交易服務。我們的使命是協助您在碳交易市場中取得成功,同時為地球的可持續發展助力,共同開創綠色未來!

 

碳排放權交易推薦隨著全球氣候變化問題日益嚴重,碳權交易作為一種有效的市場機制,逐漸在國際間受到重視。碳權買賣是指企業及個人在碳市場中進行溫室氣體排放權的交易。這一過程鼓勵各方通過節能減排等方式,實現碳排放的降低,進而促成全球範疇的碳中和目標。碳排放權交易市場推薦

碳權交易的推行,有助於引導企業與個人重視環保意識,並尋求可持續的發展模式。想要參與碳市場,投資者需對政策法規、市場規模以及交易運作規則有充分的瞭解。此外,熟悉碳權交易策略及風險控制方法對於確保投資回報亦至關重要。碳排放交易推薦

總之,碳權買賣在全球環保事業中扮演著舉足輕重的角色。企業和個人通過參與碳市場,不僅可以為應對氣候變化出一份力,還能夠實現綠色經濟的共同增長。碳排放權交易所推薦

說月摘星, 想水指山。 寫花畫草, 走店買書。 >>>更多美文:自創詩

問青天知道心里, 看明月問幾時。 聽人間愿給真心, 沒忘故事還是一樣小船。 >>>更多美文:自創詩

今又清明 文/余運橋 年年清明,今又清明。我的清明滿是憂思,那些關于二姐的記憶,讓我心痛得無法安生。也許寫一點文字就能慰藉惆悵的自己,也許片刻回憶就能感恩二姐對我們這個家庭太多的付出。是否如此,我真不知!或許天上的二姐能感知小弟對她的感激之情,不然,二姐又為何常常入我夢中,今又為何與我在筆下對視? 二姐幼時就曾差點死過一次,娘說,在她幾歲時,有一次昏倒在灶臺旁人事不省。娘那時年輕,慌亂之中只知道痛哭,哭聲引來好心鄰居,鄰居聞了聞鼻息說,二姐只是餓暈了。娘借了一把米熬成稀粥將她救活過來,然后趕緊徒步走了幾十里路,東問西找到姑奶奶家借了幾斤碎米回來,一家人頓頓熬菜粥糊喝艱難度日。那時的家有年輕的父親、母親,年幼的大姐、二姐和哥哥,還有一個家是守寡的奶奶與一生未曾結婚有些弱智的叔父相依為命,因為貧窮,可憐的一家人不得不分成兩個家來過。也因為無辜戴上“地主”的帽子,被掃地出屋。這兩個所謂的“黑五類”份子家庭,都遭受著批斗、饑寒、歧視的多重煎熬,總是盼不到天明。這些事娘不知在我面前提過多少次,每說一次都像針刺一樣灼傷我的心。但我愿意聽,而且經常把這些家史講給女兒聽,讓她知道爺爺奶奶怎樣把與命運抗爭的基因傳給了姑媽們、大伯和我,她又該如何繼承? 二姐的堅韌在我對人世有了認知后體會更深。我清楚地記得走合作社時,她和幾個小伙伴是怎樣趁著濃濃夜色偷偷跑到鄰村扛回一大捆稻谷,然后緊鎖大門,悄悄用菜刀把谷子刮得干干凈凈。那該要穿過多少串零星的鬼火,躲過多少雙警惕的眼睛,還有多少陣犬吠聲,一個所謂的地主后代,也許還要承受難以預測的批斗壓力。但生活總得繼續,大姐的本分老實只能讓二姐挑起這份重擔,她別無選擇!我還清楚地記得走單干時,有一天她是怎樣面對村長一家人欺負我父親時怒目圓睜,將沖擔(挑稻谷的工具)插在稻田中央,大喝一聲“有種的沖我來,今天老子和你們拼了”,村長一家人懵了,圍觀的村里人折服了,這個姑娘就像是一個不怕死的兒子!我已記不清家庭的地主身份和極端貧困給一家人帶來了多少不幸,那是一個我們無法選擇的時代,就像我們無法選擇這個家庭。一個幾代單傳的家庭,一個被地主的帽子重壓了幾十年的家庭,這就是我們的宿命。 后來,我舍不得的二姐嫁了,嫁到鄰村一個并不富裕的家庭。姐夫靠種田和打漁為生,生活過得緊巴。即使如此,二姐每次上早市賣魚回來,總要繞回家從破窗戶丟進一兩條魚讓我們打打牙祭。每到農忙季節,她都要忙完自己的責任田后跑回來幫助父親和娘干農活。雖然嫁了,心卻仍然留在了家,她還想為我們擋風遮雨,盡一份做女兒、當姐姐的責任!這種寧靜很快就被打破了。在一次去大姐家拜年的途中,二姐從自行車后面摔了下來,七竅出血,幸虧搶救及時才撿回一條命。死神雖然再一次與二姐擦肩而過,但留給她的是無情病痛折磨。她既要拖著尚未痊愈的身軀撫養兩個孩子,操持家務,又要辛勤耕耘幾畝責任田,不久還和父親娘一道在離家幾十里遠的地方承包了二十多畝地。對農民來講,土地才是唯一的依托,種好莊稼才能收獲希望!但土地對農民的摧殘無法形容,一點微薄的收入就能拖垮一個農民結實的身體。何況患病的二姐?二姐在來回奔波中身體一年不如一年,形如枯槁。我必須承認,父母和二姐在外承包土地的那些日子,很長一段時間都是我人生的低潮期和叛逆期,我以一分之差落選重點高中,只能無奈選擇普通高中,剛入校門的一兩年,我和地方一幫小青年整日混在一起。當這一切被老師告發到父親時,父親怒不可遏,把我的高中課本全部丟進了承包地旁的小河里。我是家里唯一的希望,但我竟然以自甘墮落和美麗謊言讓父母的心血付之東流!幸虧二姐跳進河里把書本撈了起來,一本一本在太陽底下晾干,一次次安慰我勸導我激勵我。這件事是我人生的一次真正轉折點,我曾為之寫過一首詩,也寫過一篇散文,因為它讓一個“問題少年”幡然悔悟,并由此改變,在混沌中終于開化,學會了感恩和奮發! 但我還是高考落榜了,我選擇了軍營。農民的孩子,只有考大學和當兵兩條路,大學夢碎了,當兵只能是唯一選擇。至今我還留著1990年12月當兵離家時的合影,二姐黯黯地站在第二排中間,眼神低垂,穿一件難得一見的灰白色西裝,頭發有些蓬亂。不知她在想什么,或許是在想再也見不到她的小弟了,或許是在為明天的生活發愁!父親、娘和三個姐姐一路哭著和一些親朋好友送我到鄉武裝部,當我登上運兵車前的那一刻,二姐從口袋里摸索了半天,掏出一張皺皺的一百元鈔票。我不忍心接,但她還是死死地塞進了我的荷包。“運,在家千般好,出門一時難,家里緊點不要緊,你在部隊要用。”近乎哀求的低低的聲音讓我無法拒絕。我知道,二姐已經習慣了承擔家庭的責任,如果不接,她將會懊悔很長一段時間,我怎能忍心? 最后一次見到二姐是在1996年春節,軍校放寒假。二姐那時總是說頭疼,頭疼厲害了就吃一點止疼藥躺在床上,也不能長久地站著或坐著,隔一會就要來回走動。即便如此,她還是隔三差五地過來看我。到她家拜年時,她滿滿地給我盛了一碗雞肉粉,還硬逼我喝了一碗蓮藕湯。在我即將返校的前一天,二姐來看我,我就和她聊部隊和軍校里的事情,她露出了少有的微笑。回家時我送她,她堅決不讓我送,還說“你這個苕(傻)姐姐給你丟臉了”。我安慰她:“你哪里苕?二姐如果苕,弟弟怎么會這么聰明?你只是身體不太好,心里想開一點就好了。”我一邊寬慰她,堅持把她送到她們村子附近的壩子上。分手時,我站在壩子上,看著二姐一步一回頭漸漸離去,心如刀絞,淚如雨下!我知道這都是因為貧窮帶來的折磨。二姐去過精神病院,稍好一點就因為無錢醫治只能開藥回家。這些年她過得太艱難,忍受過太多歧視。她回望我的眼神一生一世都將烙印在我的腦海里,十多年來也時時浮現在我眼前,有時是一種責問,有時又是一種期盼,我能讀懂,但我又能為她做些什么? 那一年五月,我接到哥哥打來的電話:“告訴你一件事,你要有心里準備,二姐出事了。”哥在電話另一端可能也不知說些什么,只是悲戚地囁嚅,然后就是長時間沉默。這一天遲早要來臨,但我不知會為何來得這么快。“你不說我也知道,二姐走了。”淚水從我的眼里奪眶而出,我痛苦啊,竟然沒有送二姐最后一程!后來我才知道,是家里人怕影響我學習,所以故意晚一個月才告訴我這個消息。其實這何嘗不也是二姐的夙愿?從小到大,她就在我耳旁灌輸“一家人都看你了,你要好好學習,爭一口氣”云云,這些話成為我一直努力有所作為的動力。應該說,我是一名徹底的無神論者,但那時我寧愿相信有上帝或菩薩存在,相信他們曾一次次留二姐于人世,但這一次實在不忍心看到二姐過得太苦,終于要接二姐走了。那一段時間,西安的天空灰蒙蒙的,彌漫著一股壓抑和焦灼的氛圍。我也總是覺得心神不寧,感到要發生什么事情。二姐自己選在清明前兩日用一根繩子了結了她的生命。作出這種選擇,需要何等的勇氣!她太累了太苦了太無助了,生命已經無法承受之重,在天國她興許能輕松的勞作、遇到面帶友善的微笑、和我們的奶奶促膝談心……而如今我只能面對合影照對她喃喃自語,在夢中向她敘說在外品到的酸甜苦辣,二姐真是解脫了,但對她的愧誰能給我解答? 去年春節回家,我特意去了二姐墳地,好不容易才找到她。二姐偏安一隅,一抔小土,一座矮碑,與她的秉性幾位相似:總是與世無爭,卻又有幾分清醒的執著。微風徐來,香火裊裊,生命定格在33歲的二姐,一定是認出了小弟,嘆我一晃就人過了四十,再也不用像個小跟屁蟲似的跟著她討要好東西吃…… 長歌當哭,情何以堪!這個清明,我哭疼我的二姐,問她在天堂可好?問她是否還惦記著時時想她的小弟?這個清明,我要把這篇文章燒給二姐,讀給她聽,讓她安撫我孤苦無依的心! 清明淚濕桃花處 文/隴忠麗 陽春三月,本應是花紅柳綠的季節,卻還是陰雨綿綿。是為清明刻意醞釀悲傷的情感么? 行走在路上,冷冰冰的風吹過,讓人不勝寒冷,原本應是楊柳輕拂,桃花盛開的世界里卻飄浮著點點白色幡紙。 你走了,沒有一絲留戀就走了。你可知道?你的離去給所有愛你的人們留下了太多的淚水與痛苦。那么多人對你的深情挽留也讓你能無動于衷地轉身而去嗎?你素手拋起的那一縷白綾,帶走的不僅是你遠去天堂的身影,同時也帶走了我們對你無限的思念與祝福啊。 淚濕枕畔,我想不通往日活潑開朗的你會和那種叫做憂郁癥的東西扯上關系。我更想不通你為什么能舍棄那么可愛的孩子疼愛你的愛人不顧一切地離去。天堂真的那么好嗎?陽春四月到了,遠在天堂的你感受到了春天的氣息嗎?楊柳輕拂的流滄河畔我似乎還看到你的笑靨,荷花池邊依稀還能聽到你溫柔的聲音,她們卻說,你已遠走。 陽光明媚的時節,想來地里的油菜花已開放,金黃色的世界里充滿了蓬勃的生命力,草海之濱不僅僅是鳥的天堂,那里也該是人的樂土啊,當初你不是那么強烈地想要回家,想要把你所學到的東西都奉獻給她嗎?都教給那片熱土上的孩子們嗎?為何,短短數年你就要棄她而去?因了你,明媚的春光于全班同學而言如傀儡,行走于最深處的那些迷茫,猶如在茂密的蘆葦叢中迂回游蕩。一位同學在他的博文中寫到,“突然就想起《天堂末路》里方可欣的臺詞:‘人世間的路無非就是兩條,要么前進,要么后退,可我悲哀的發現,我連想留在原地都不可能……’心,在一瞬間似乎被什么給擊中,轟的一聲就穿了一個窟窿……”此時,一切正應了我的茫然無措。 記得讀書時的你留著短短的頭發,像個男孩子,瘦瘦的身板。在流滄河畔的宿舍里,我住307,你住306。微笑是你最大的特征,那時你靜靜地站在陽臺上看下面球場上男孩子們打球的專注表情,在你頭發上跳躍的星光,映和著身后燦爛的陽光,讓你和你的世界成為了一道美麗的風景。而睡在上床的我常常透過門縫欣賞的就是這道風景。所以當同學哭著打來電話告訴我你走了的消息時我無法相信這一切會是真的。 你和我一樣,曾是多么地喜歡文字啊。我們經常在彼此的筆記本上寫下心中的絮語。你的離去讓我疏離文字已經很久了,或許是文字也孤獨,終究無法取暖,還或許是因為有些東西注定是注定了的,例如有一種情,注定是觸目黯然;有一種愛,注定是鏡中水月;有一種守侯,注定是永遠的距離;有一種期盼,注定喑啞或忙音。等待久了,衣帶會寬,鞋也會瘦。相思一個人的那種疼痛,便占據了每一個細胞,所以不忍這痛的你放棄了這個世界。我想忘了你,想像著我們不曾相識過,從沒有同學過,可是,那份相知相惜卻早已入骨,醒也痛,寐也痛,想忘也忘不掉。 近些年來,生命的負荷和身體的病痛讓我非常不快樂,在錦繡春光中,心生荒蕪。我經常因了自己的病痛而辜負了友人們牽掛我的心意,也辜負了明媚的春光和所有愛著我希望我快樂與幸福的人。我總設想著自己怎樣來結束自己的生命,可回頭望望,我無法像三毛和你一樣灑脫。我總是舍棄不了世間的牽掛與鬧熱。有時我也恨自己活得世俗,可是想想如初升太陽般的孩子,年邁的父母,我知道自己無法放手。你走是因為你無法驅散心間積淀太久的陰霾,于是,你選擇了最寂寞的時候用最殘忍的方式結束那種寂寞。只是,現在的你用寂寞尋找到了安樂的靈魂了嗎? 還記得你和我一樣地喜歡著的汪國真說過的話嗎?“凡是遙遠的地方,對我們都有一種誘惑,不是誘惑于美麗,就是誘惑于傳說。”你在遙遠的地方,真愛也在遙遠的地方,所以受到誘惑吧!“西城楊柳弄春柔,動離憂,淚難收。猶記多情,曾為系歸舟。碧野朱橋當日事,人不見,水空流。花華不為少年留,恨悠悠,幾時休?飛絮落花,時候一登樓。便做春江都是淚,流不盡,許多愁!”少游的《江城子》里,點點音符動人、回味。春光亦老,那輪柳梢上的弦月,一如你清澈的眼神,鉤住半點心事,卻看不見幾時休的恨悠悠。 漫山遍野,春天的清明時節,桃花如雨般紛紛而下,獨依窗前,剪不斷的離愁別緒在滿山白色幡紙的映襯下如星淚點點,清瘦的薄衫,熟悉而又陌生的夢境,你的微笑仍舊疏疏淡淡。是不是,桃花的清香也飄到了你的身邊? 清明祭掃憶父訓 文/陳錄仕 又是一年清明至,祭祀踏青兩相宜。我們兄弟姊妹相約回故鄉為父親掃墓。 肅立父親墓前,想起他老人家安貧樂道、清貧自守的恬淡人生;想起他老人家在極端困難中節衣縮食、以其微薄的工資收入堅韌執著地送我們兄弟姊妹五人讀完高中;想起他老人家幾十年來不離不棄、悉心照料病妻;遇事不急不躁、至柔至剛的性情修為;在大是大非面前實事求是、敢說真話的光明磊落……猶如一縷清香沁入肺腑,引發了我對父親過往人生的無限追思。 父親是個老糧食工作者。1949年10月,大軍南下,家鄉解放。時年18歲擔任村組長的父親自覺響應黨和政府的號召,一面說服祖父將家中有限的稻谷捐獻出來支援解放軍,一面踴躍參加政府組織的籌糧支前和土改工作。1951年土改結束,父親由群眾選舉,出任家鄉鄉農民協會副主席,并兼任鄉青年委員和糧秣委員。1952年底改任家鄉所在縣第五區區委組織干事。1954年調糧食部門工作,歷任縣糧食倉庫和鄉鎮糧站主任,糧食行政管理局生產、儲運、油脂股股長,糧油公司經理,局機關黨委紀檢委員和局黨組紀檢書記等職,其間先后參與文革后期的審干和十一屆三中全會后的冤假錯案平反與落實政策工作。組織上在為他致的悼詞中說他“為發展糧油經濟、搞活糧食流通、保障市場糧油供應貢獻出了畢生的精力”。 父親是一名政治立場堅定、組織觀念極強的共產黨員。他1952年7月入黨后,幾十年如一日,對黨忠誠不渝,一生服從組織安排、聽從黨的召喚。黨需要他離家到異地工作,他服從;需要他進城,他服從;需要他扎根基層站點,他依然是服從。在歷次政治運動尤其是“文革”期間,不怕威脅,不為利誘,拒不參加任何派性組織和派性活動。“文革”后期,組織上選調他參加審干,他堅持原則,實事求是,為甄別那些在歷次運動中被整和參與整人干部的問題,不辭辛勞、不怕麻煩、反復外出調查、找當事人談話,找熟悉情況的相關人員了解情況。定案憑證據,不信口雌黃,不污人清白,為很多遭受不白的同志澄清了所謂的歷史問題。十一屆三中全會后,他參與落實政策,平反冤假錯案,由于超負荷工作,身體健康受到影響,然而他為了盡早落實好政策,還蒙冤受屈的同志以清白,帶病工作,一些曾經整過他的人,也在他的努力下得到平反。當時主持政策落實的一位領導說,老陳真是個厚道人,做人做事講原則,重事實,他辦的案子經得起歷史的檢驗。 父親厚道本分,耐得了煩,吃得起虧。父親的雙親過世得早,他參加工作幾年后,為能更好地照料病妻,遂報請組織批準,將病妻接去一同生活。其房叔見我老家的房子空著,專程到我父親工作的地方要求借住,并承諾今后由他負責對我老家的房子進行日常修繕。若干年后,我們兄弟姊妹漸漸長大,便與母親一道回家鄉,父親通知其房叔盡快騰出房子。不料,那個房叔說,某年某月,他對房子作了修繕,計費若干;某年某月,又對房子作了修繕,花費若干……累計用了多少修繕費用,要求父親先結清這筆費用,他才騰出住房。父親對于其房叔毫無理由的要求仍然答應作適當的補償,然而其房叔卻漫天要價,一再抬高補償要求,父親只好求助村干部予以調解。村干部認為,這么多年來,父親既然未收過房屋租金,那么其房叔也就無權主張對房屋的修繕費,勸其房叔盡快無條件地搬出。其房叔就是不搬,這件事因此也就僵持下來了。后來,父親還是付了房叔一筆相當的修繕費。有鄉賢說,我活了幾十年了,也算是讀過圣賢書的,還明白一些事理,但真沒聽說過白住人家的房子二十多年還倒得補償的事。 父親進城工作后,家鄉每有人到城里辦事,都要到我家里來落腳蹭飯。父親總是以禮相待,好飯好茶管吃管住。記得有一次,已是臘月廿四小年了,有個鄉親在城里催結貨款,一連五六天都沒結到賬,硬是在我家住到年三十才走。父親天天茶酒相待,唯恐招待不周,并幫他找人催結貨款。那個鄉親領到貨款后,連一句感謝的話都沒有說就走了。這件事自然引起了我們兄弟姊妹的議論,父親卻一板一眼地說,鄉親們有困難,我們能幫的就要幫,不能怕麻煩;幫了人,也不能期望人家的感謝和回報,更不能時時掛在嘴上,生怕人家不知道。要說庭訓,這就是他老人家對我們兄弟姊妹的重要庭訓:施恩莫望報,望報莫施恩。 父親離開我們二十年了。二十年來,我曾無數次援筆伸紙,試圖寫下我心目中高大完美的父親形象,寫下我們兄弟姊妹對他的思念之情。然而,二十年過去了,我卻未能寫成一篇完整的文字來紀念他老人家。對此,我深感愧疚。在這個清明祭掃之時,我收回思緒,并改范仲淹《嚴先生祠堂記》歌以祝:“西山蒼蒼,溪水泱泱,先君之風,山高水長!” 清明有約 文/馬亞偉 清明時節,萬物復蘇,空氣清朗,草木滋長。清明節是二十四節氣中唯一演變成節日的節氣,一直被我們重視。一年一度,清明有約。 清明,與遙遠故鄉有約。陸游詩中有一句“素衣莫起風塵嘆,猶及清明可到家”,寫人們風塵仆仆趕路,就是為了清明時趕到家鄉。每逢佳節倍思親,清明是回家的日子,遠在天涯的游子都會在這一天趕回家鄉。游子在外可能春風得意,也可能失意惆悵,不管怎樣,家鄉都會擁抱你。我們民族“落葉歸根”的情結根深蒂固,即使四海為家也不能忘了“根”,而清明是故鄉的一聲召喚,就像母親呼喚孩子一樣,我們走得再遠,也要在清明時節深深回眸,趕往家的方向。清明節凝聚了千年的思想文化,體現了我們民族對故鄉的深情厚誼。 清明,與逝去的親人有約。白居易《清明野望吟》中寫到:“丘墟郭門外,寒食誰家哭?風吹曠野紙錢飛,古墓累累春草綠。”清明節也叫寒食節,自古有掃墓的習俗。這一天,人們帶著酒食、果品、紙錢,祭拜逝去的親人。先人的墓地在春草深處靜默著,在先人的墳上添上新土,在墓前和先人說說話,好像逝去的親人從未曾離開一樣。是的,他們一直活在我們心里。我們好好生活,就是為了延續對他們的愛。 清明,與美麗的自然有約。宋代的吳惟信詩中寫到:“梨花風起正清明,游子尋春半出城。日暮笙歌收拾去,萬株楊柳屬流鶯。”清明正是春光明媚之時,除了掃墓之外,人們還喜歡到美麗的大自然中,去感受無限春光。《歲時百問》中說:“萬物生長此時,皆清潔而明凈,故謂之清明。”天地之間清且明,人們結伴去踏青,柳綠花明,蝶舞燕飛,到處生機勃勃。大人、孩子都像脫籠之鵠,盡情釋放對春天的喜愛之情。還有人把五彩斑斕的風箏高高地放飛到天上,眾人大聲喝彩,一派歡騰。清明節有聲有色,多姿多彩。 清明,承載了我們太多的情感,也是我們民族文化積淀的體現。清明有約,我們會朝著故鄉的方向,如約而至。 >>>更多美文:好文章

CARB7815ERVF15EWCE


碳交易平台推薦》
碳權交易市場推薦》 尋找碳權代購服務:美國碳權開發20983碳交易如何運作推薦》 買賣碳權:探討碳權交易的機制與市場動態台灣碳權交易價格推薦》 碳權代購為企業減少碳足跡:美國境外碳權購買碳權交易所推薦》 綠色投資:碳權代購:瑞士碳權開發71769

arrow
arrow

    se15beqkb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